Sunday, October 19, 2008
喚回的記憶

「有啊,我有養過兩隻小烏龜。」
「後來呢?」
「我把牠們放到維多利亞公園的小池塘。」
今日崇拜後,我特地繞到維園,希望拍一張維園小池塘的相,帶返溫哥華給臨臨豬看。
踏入維園,發現除了入口的女皇銅像和硬地球場外,其他的面貌已有了很大的轉變,小池塘亦不復存在。
走著,走著,
婆婆送我的小皮球
爸爸教我踩單車
媽媽帶著我到水池放船
弟弟與我在草地上奔跑
八九年的遊行集會...
在一個已感到陌生的地方,
竟喚回親切的記憶。
「豬」在廣東話中是個親切的稱呼.
例如愛人叫「豬豬」;仔仔囡囡叫「豬仔」「豬囡」;可愛而頑皮的小朋友叫「衰豬」或「曳豬」;BB仔的臀部叫「小豬Pat Pat」...
而我,自小就有一個夢想,就是長大以後,先找一隻老婆豬,然後搭一個溫暖的小豬欄,再生他一打小豬,做個快樂的養豬人.
「仁仁」是媽媽自小給我的稱呼。土生土長於香港,現居溫哥華。在大學主修哲學和政治學。積極提倡良性八卦,主張信行合一。喜歡寫作和閱讀(包括漫畫)。大學期間曾兼職新聞記者,現在不同媒體上作時事評論。敬佩的歷史人物有國父孫中山和哲人齊克果(也很敬重父親,但他不是歷史人物)。